我认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下教育内涵的本质所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强调人的主体性。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这就需要正确认识语文的价值,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合理激发学生的潜能。
一、 语文的价值
何谓“语文”?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大致有狭义和广义的两个概念,狭义的语文是指学校开始的语文课程,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认识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逻辑思维能力;广义的语文即我们所说的母语,它包罗万象:语言、文学、文化等,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而存在。2001年7月颁布的《全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这一问题的论争做出了回应,标准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既有工具性的一面,又有人文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语文课程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工具性的特征更加突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识字写字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创造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但语文的价值不仅是对意义符号系统的学习。语文教育还是一种文化教育、精神教育,是一种形成个性自我的主体教育。教育是人的教育,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它应当是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它的突出价值应该体现在全面发展人的文学素养,造就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语文教育的价值还在于通过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达到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解放人的思想,高扬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紧迫呼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目标上除了强调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等主观因素外,还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习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领会到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参与活动,发挥其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挖掘教材的多元教育因素,使学生感受到“真善美”的全方位教育,逐渐形成他们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体现教与学的互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教学评价上,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 教师的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脸是对立的,但情感不能对立。因此在语文
教学中,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首先教师是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文明的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更应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规范的行为来感染、影响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 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对于向师性、可塑性很强的小学生,我们更不能忽视榜样的作用。如果老师能做到弯腰捡起地上的废纸,大扫除时和学生一起劳动,爱护花草树木,这些行为可能比一味地说教更有效果。因此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要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严于律己,用我们的一身正气感染学生。
其次教师是孩子。教师作为成年人,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态,以一个孩子的心态面对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和孩子成为朋友,从而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就要求我们要关爱和赏识学生,平等对待学生。陶行知说过:“你的冷眼下有瓦特、你的教鞭下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教师只有在宽容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唤醒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信、自尊地健康成长。当学生犯了错误后,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是不是有意地?还是自己觉得好玩才去尝试?小孩子很多时候犯错误时,并没有我们大人那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我们不能从成年人的角度去定义他们。我们要细心地找到他们行为的出发点,耐心引导、说服他们,让他们知道虽然他们无意伤害其他同学,但是这种行为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下次一定要注意。有时候一味地指责只会加强孩子的逆反心理,包容和引导反而能让孩子去思考和反思。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与唤醒,而教师就是要用自己的爱唤起学生心中的爱,要学会倾听。孩子作为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是有思想、有主见的。孩子很多时候淘气、难管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和他们的思想不同,所以必须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而沟通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倾听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新视点、新看法,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呼唤和需求。不仅用耳朵听,还要我们有心去体会,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设身处地的着想,和颜悦色的去讨论。让孩子们知道老师不是在有意为难他,只是和他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只要我们能够耐心倾听并读懂孩子内心中各种各样的询问,孩子才会更加尊重你的引导,并在此基础上,走向更加宽广的未来。从孩子出发,以他们为本,才能看到孩子世界的绚烂夺目。
最后,教师是学生。面对者严峻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见教师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成材的重要作用。科技和通讯的发达,让现在的老师在知识量的占有上,已不具备优势。教师拥有“一桶水”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这就要求教师学为人先,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教师。不仅要丰富自己的书本知识,还要学会充分利用资源,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向有长处的其他人学习。此外,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推进的课程改革实质上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者对理论的学习。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解,引领着教育方向,教师必须从宏观上提升理论水平,掌握新的教育理念,从微观上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如何教”。
三、 激发学生的潜能
每个孩子都具有一定的潜能。教育,就是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孩子潜能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融洽、和谐的人文氛围,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敢想、敢说,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无拘无束的空间下,学生才能心理愉快,思维活跃。如此方能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的过程。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兴趣往往能够让人提出问题,驱动人及时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从而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兴趣能够集中注意力,注意力越集中,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还要善于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学习气氛是否轻松愉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种开放的、和谐的、互动的活动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用,这样教学才会生动活泼,富于情趣,学生才能学而不厌,乐在其中。
2、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我们的教育已经习惯把学生的时间规划得满满的,他们无需选择,只需要找着完成任务就行。这实际上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极大藐视和侵害。要想让学生有自主的精神,首先要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不是谁的附属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对事物不同的意见的选择是他逐渐成长的表现和标志,我们应该尊重、理解和鼓励。放手让他们干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学一些自己渴望要学的知识。开设一些课外的兴趣小组,让学生们自由选择;提供一些课外读物,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去看;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家庭作业,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完成。减少统一的标尺,设置个性化的目标,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尊重学生对自我世界的决定,相信他们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责任感,这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很重要。
3、给学生以自信。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是一种管束式的教育,认为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教师应该管束学生。我们不能总以管理者自居在上面指手划脚,而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尊重他们的人格,要深入他们中间,了解他们的实际潜力。我们要减少对他们的抱怨和指手画脚,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和长处,再指出他们的缺点。我们要相信赏识和鼓励带来的效应要远大于批评和职责。自信是自主精神的核心,一个丧失自信的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和创造。成长的路上难免犯错,难免磕磕绊绊,犯错只是成长的插曲。我们要相信他们的潜力,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引导他们,鼓励他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从而在自信中不断成长。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人的发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情感、个性、人格、尊严,促进人的发展,应当成为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